健康宣传

大暑天气除了高温,还要预防“情绪中暑”

2019-07-311757 次

大暑时节高温酷热,人们易动“肝火”,会产生无精打采、思维紊乱等异常状态,这是“情绪中暑”引起的。根据中医“天人相应”的说法,气候的变化会引起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变化。

为防止“情绪中暑”,可以采取心理暗示和“心理纳凉法”等方法来调节情绪。

冬病多夏治

大暑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节,在养生保健领域常有“冬病夏治”的说法,所以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,如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支气管哮喘、腹泻、风湿痹症等阳虚症是一年中最佳的治疗时机。

“冬病夏治”使用最多的就是敷贴疗法,在特定的穴位,使用中药敷贴,渗透入皮肤,起到疏通经络,调节脏腑,内病外治的功效。

补水宜喝粥

大暑节气养生最重要的就是补水。此时喝药粥十分补气清暑,健脾养胃。李时珍曾说:“每日起食粥一大碗,空腹虚,谷气便作,所补不细,又极柔腻,与肠胃相得,最为饮食之妙也。”

消暑化湿

大暑正值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。

这个时候往往心气容易亏耗,尤其老人、儿童、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抵御酷暑,而导致中暑等问题发生,出现头晕、心悸、胸闷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大量出汗等症状。

要化解这些症状,最好的方法是合理安排工作,注意劳逸结合;避免在烈日下暴晒;注意室内降温;保证充足的睡眠;讲究饮食卫生,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,可以多吃一些冬瓜、薏米、茯苓、山药等食物,最好的方法是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。

如果已经感觉到头晕了,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头晕。比如新鲜的藿香叶、薄荷叶、佩兰等,用来煮汤或熬粥。但要注意不能过度,也不能将其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。

而且藿香和薄荷均不宜久煎,以藿香为例,煮的时间长了其芳香之气会消失,就起不到原有效果了,因此最好在粥、汤煲好前的几分钟才放入。

“桑拿天”健身宜散步

大暑时节天气往往闷热、潮湿,人体感觉热,但即使大汗淋漓也不能解热,很容易中暑。因此,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“桑拿天”,闷热天气尽量少出门、少活动,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中。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,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。


电话:0516--6668 5010  (总机)  地址:邳州市青年东路 苏ICP备17059223号 Copyright ©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:邳州康华医院